1857年,Raja Abdullah率领87位客家华人从巴生沿着河来到Kuala(河口) Lumpur(泥)上岸。这条河是由左边-鹅麦河(Gombak River)以及右边-巴生河(Klang River)两条交汇所成。
当时候的河水清晰,河的两边都是树林。他们在此上岸后,发现有锡米,便停留在这开采并开发森林。一个月后,大部分工人因为黄热病而死,最终剩下18人。于是Raja Abdullah写信给哥哥Raja Juma’at 求助。Raja Juma’at派了更多惠州工人前来帮忙Raja Abdullah。
他们从河口这边一直挖采锡矿到安邦,一年后终于成功挖了一艘船的锡米,因此吉隆坡成为贸易的聚集之处。随后,陆续有更多的华人矿工、商家及马来人前来这里挖采锡矿,也在吉隆坡最老的街道Java Street(现为Jalan Tun Perak)建立了村子。
1880年后,吉隆坡马来村的面貌。
根据记载,最早来到吉隆坡的华人商家为邱秀及叶亚四,当时两人上岸后在附近开了第一家杂货店。邱秀也是第一位被委任为甲必丹(首领),协助殖民政府处理侨民事物。邱秀病逝前,委任了助手刘壬光为第二位甲必丹。
1862年,叶亚来来到吉隆坡,刘壬光邀叶亚来当他的助手。在短短数年之间,刘壬光病重,便委任叶亚来成为第三任的甲必丹。
小编结语:Market Street Bridge在百多年前还是荒芜一片的树林,“前人种树,后人乘凉”,感谢先辈们的努力,才会有现在的吉隆坡!站在这座桥上,想象着当时候的情景,满满的感激与感动!
文案:Huey Yee
摄影:Huey Yee / J